目前您在:首页 > 媒  体 > 公司新闻
欧洲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High Tech Campus Eindhoven)的所在地——埃因霍温,是一个充满创新气息的城市。这座城市位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在规模上位列全国第五,是荷兰第一大科技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埃因霍温深处欧洲科技中心,和诸多大型跨国公司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是欧洲四大高科技聚集地之一。

由于城市本身是一个交通枢纽,埃因霍温和荷兰国内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城市之间有便利的铁路交通。靠近市中心的埃因霍温机场也用航班连通了伦敦,柏林,都柏林等70多个国际都市。

2013年,埃因霍温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创造力的城市”。这个城市每10,000位居民平均拥有22.6项专利,排名世界第一。在全球范围内,埃因霍温在对专利的贡献方面排名第15位。仅在2018年,这座城市就为世界贡献了近40,000个新的国际专利,占当年全球专利活动的10%以上。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之城。埃因霍温的人口总数只不过23万,而科技园的员工数就有15,000名,其中研究人员数量超过了12,000名。市内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也源源不断在为园区输送着人才。科技园正在构建统一的视野布局和高度开放的文化环境,致力于成为最顶级的初创生态系统、全球高科技初创企业的中心。

科技园区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但是这里聚集着世界顶级的创新公司,最尖端的科研机构,快速成长的国际化企业,专业程度极高的初创公司。高科技企业群星荟萃,蓬勃发展的景象,让科技园区收获了“智慧聚集地,全球投资者的新星”,“下一个硅谷”,“具有国家意义的园区”等赞誉。

智力资源的高度集中是园区“智慧”称号的来源。每年,园区内产生的专利申请占荷兰专利总量的40%。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前身是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Royal Dutch Philips Electronics Ltd.)于1914年成立的物理实验室NatLab。在上个世纪以来,NatLab一直以在电子、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工业研究支持着飞利浦公司产品的开发生产。

2001年时,最初的NatLab设施解散。在2003年3月,飞利浦将园区出售给独立组织Ramphastos Investments,并正式将其更名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从那时起,园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篇章。

飞利浦将研究分部发展到德国,英国,美国,印度和中国,而园区更大的空间用来容纳其他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当智力资本高度集中同一区域时,研究人员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开放环境中协作,这有助于新技术在较短时间内的产生和商业引进。对于飞利浦来说,科技园的开放给公司带来的更多合作的机遇,而共同创新的环境也让后加入的企业受益。

目前科技园内共有超过220家企业,其中包括50家跨国公司,36家中小型企业,28家服务公司,16家初创/规模扩张型公司和16家机构。产业门类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同时能源,健康医药,通讯,微型仪器和纳米科技,软件工程等领域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科技园内企业的共同目标是开发出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技术,并将之推广到市场。

在科技园内,跨国公司,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研究机构,服务公司和技术初创公司正在紧密合作,高效开展关于未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在进行工业研发生产时,技术和应用程序方面都在强调多学科的交融。依靠科技园内知识交流广泛的优势,企业们将物理,化学,电子,机电,嵌入式软件,计算机科学发展为跨学科领域,如生物医学工程,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感知行为科学等。

飞利浦推出的智能解剖新型心脏超声解决方案
图像引导的肺治疗法
新型增强现实手术导航技术
亲密而温柔,舒适而精确的剃须刀——飞利浦S9000 Prestige

科技园内不少企业都由母公司的业务线剥离而来。企业间的商务合作,资本碰撞,催生了新企业的生根发芽。不少行业顶尖公司从小小一平方公里之内快速生长,商业版图短短几年便能扩大到整个世界。

科技园内部分企业
ASML成立于1984年,主营业务是为半导体市场开发光刻系统。公司目前商务版图遍及16个国家的60个分公司,员工规模高达2.49万人。在2019年,公司的净销售额高达118亿欧元,获得44.7%毛利率,并且有20亿欧元充沛的经费用于研发。ASML陆续收购了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优化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BRION,光刻光源制造商Cymer,电子束计量工具汉民微测(Hermes Microvision),通过对技术的补充来走在创新前列。

成立于2008年的Civolution是基于水印和指纹的内容识别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作为一个专注音频和视频内容的识别、管理和数字化的供应商,公司的业务在保护媒体内容,阻止版权侵犯,资产控制,交互式应用程序的识别和同步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公司的产品已经服务于欧洲,中东,亚洲,北美和南美的2000多个电视频道。Civolution正在和更多的广告、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多媒体项目进行合作,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引人入胜的观看体验

盗版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行尸走肉》就利用了Civolution的数字水印嵌入技术来防止在正式播出之前被泄露到盗版站点。

Silicon Hive成立于2003年,最初由飞利浦公司孵化而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编译器和其他并行处理工具,简化片上系统组建的编程,在减少热量的同时完成更多工作。在2007年和2008年,Silicon Hive陆续获得10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于2011年3月被英特尔正式收购,帮助英特尔的Atom成为上网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汽车的首选芯片。

Sapiens是一家于2011年在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成立的新兴医疗设备公司,最初是飞利浦的分立机构,在2014年被医疗技术巨头美敦力(Medtronic)以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apiens研发的深层脑刺激(DBS)系统能为帕金森氏病患者提高舒适度和治疗效果。帕金森氏病在全球大约有600万名患者,而全球深度脑刺激市场规模超过5亿美元,预示着Sapines巨大的未来成长空间。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非常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科技园区自觉应该担负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全球变暖和人口增长等世界性问题。在自身建设方面,园区也在关注自身的舒适度和吸引力,渴望成长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源泉。

科技园设立了在2025年前要实现的三项目标:环境的友好者(Environmental Friendly),工作的好地方(Great Place to Work),创新的加速器(Accelerate Innovations)。

1. 环境的友好者
在2025年前,园区希望实现二氧化碳中和,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50%两项目标。

在节能环保,维持生物多样性,打造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科技园区利用高科技的方式,创新性地实施了数十项别出心裁的举措。

通过放牧绵羊的方式来除草。

园区内放置昆虫旅馆和蜂箱,停车库配备嵌套壁来饲养燕子。

3000块太阳能板放置在园区所有建筑屋顶,保证100%的电力来源都是绿色清洁的。

50辆校园自行车,8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氢能汽车充电站保障气体排放绿色化。

2. 工作的好地方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超过90个国家,100多个民族。园方希望为他们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让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也是能让所有居民共同生活的宜居化社区。建设者们相信只有增强整体的文化环境,人们的创造力才能不断被激发,让智慧永不枯竭。

科技园区内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吸纳各个公司从事可持续发展的员工共同实行2025未来计划。

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员工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亲密交往。

3. 创新的加速器
科技园区内领先的研发机构和高科技设施都对园区成员免费开放,并且定期举办多样的知识交流活动,有助于企业快速创新并开展业务。

霍尔斯特中心于2005年成立,作为独立的研发中心研究无限自主传感器和柔性电子技术开发技术。现在中心的创新领域集中在医疗保健、智能设备、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项目,中心还和埃因霍温科技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鲁汶大学(K.U. Leuven)和特温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保持着联系,支持研究人员来到中心学习交流。

Solliance 在2010年由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共同创立,主要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在Solliance看来,太阳能是未来可持续社会中可再生能源的重点,而薄膜太阳能有轻薄不易坏、可塑性强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到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和运输中。目前Solliance超过6000平米的实验室内正在进行超过20个计划和研究项目,有每年高达1350万欧元的经费支撑。

The Mμ Building在2013年开放。建筑物内共有4000平米的紧促型办公室空间和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需要进行组合。此外,建筑物内还配备了会议中心,托儿所,健身房等设施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

HightechXL广场是面向高科技硬件初创企业的业务加速器。物联网,先进材料,先进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和准自动驾驶汽车,能量存储,3D打印,可再生能源和生命科技领域的原型制造商都有机会加入HightechXL加速器。入驻者可以参加全球校友网络和成长计划在每周例行活动中,分享来自飞利浦,安永,恩智浦等大型公司导师的专业知识

AI创新中心是科技园内一个开放式创新设施,主要任务是加快区域内公司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应用,改善区域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在由技术公司,平台,服务提供商,研究与教育机构组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中,组织和人员时刻处于学习状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也能够随时了解AI的最近发展状况。

在园区内部,绝大多数建筑物都在离园区的中心仅5分钟的步行距离内,加强了园区成员间的紧密度,让跨公司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园区内有9间大型共享型会议室,可以容纳多达130人的团体进行会议。科技园区每月会举行一次“校园技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技术专家会和企业家及技术工作人员会面,分享技术信息、知识和经验。

目前在园区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只有23%是纯技术创新,而另外77%则是有关新的管理、组织、工作方法的创新。园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灵感正是这些非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园区传播与营销总监Hilde de Vocht说:“与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员工一起工作的健康理想的场所,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计划的一部分。”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成功之处在于公开化共享型的合作模式,以及高度人性化的创新生态。科技园区通过对中小型初创企业的培育来提高园区的创新力,并以此助力埃因霍温乃至荷兰的经济发展。健康可持续的园区生态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不断吸引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加入,因此人力资本得以汇聚到科技园内。良性循环的运转模式构建了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让科技园区成为欧洲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

苏ICP备13035779号 Copyright © 2020 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